圖/CFP
騰訊與360兩家公司的利益之爭“一石激起千層浪”,不但引起了網民的強烈憤慨,金山、遨游、百度等互聯網公司也紛紛參戰,事態不斷擴大,被業內專家指責為“中國互聯網史上前所未有的惡性競爭”。不過,隨著相關管理部門的介入調停,“3Q之戰”暫告平息。雖然雙方仍互相指責,但截至記者昨晚發稿時,雙方已宣布各自的軟件恢復兼容。
>>最新進展
雙方軟件恢復兼容
經過前晚徹夜的過招,昨天,騰訊與360的爭執雖然并未結束,雙方你來我往地發了數篇聲明,但力度已經沒有前晚那么激烈。
360 公司總裁齊向東昨天向記者透露,工信部等相關部門已經介入騰訊與360之間的紛爭。中國互聯網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高新民昨天也告訴記者,中國互聯網協會已經對兩家企業進行調解,目前雙方已達成初步共識。高新民稱,前天晚間,協會就已經約見了兩家企業的負責人,對兩家企業進行了調解,昨天上午,協會又組織兩家企業“開會”。
多方的調停終于有了初步的成效。昨晚6時左右,360方面發出一份聲明稱:“在國家相關部門的強力干預下,目前 QQ和360軟件已經實現了完全兼容。”對于未來的和解可能性,360一位高管表示,“得看騰訊的表現”,而騰訊方面則回應,“得看360的誠意”。據悉,雙方在有關部門的協調下已經完成了第一輪和談。“和解是大趨勢,但需要時間。”一位參與了談判的人士告訴記者。
>>雙方說法
騰訊拋出三大和解條件
昨天上午,騰訊公司就“3Q之戰”緊急召開媒體溝通會,騰訊公關部總經理劉暢在開場不久便泣不成聲。對于騰訊前晚突然宣布將在安裝360軟件的用戶電腦上停止運行QQ,以報復此前360推出針對QQ軟件的“隱私保護器”和“扣扣保鏢”兩款軟件一事,劉暢解釋稱:“這是一個非常無奈的決定,但也是一個非常堅定的決定,因為360已經突破了道德底線,騰訊不能再忍受”。同時,她也為此舉對用戶造成的傷害致歉。
在溝通會上,談及騰訊為什么不完全依靠司法途徑解決與360的糾紛,騰訊公司聯席CTO熊明華表示,司法過程非常緩慢,騰訊的決定是迫不得已的。熊明華還透露,包括他在內的騰訊多位高管都收到過360發來的“威脅短信”,并稱會在合適的時機展示這些短信。
昨天,騰訊方面還發出了與360和解的三項條件:360必須在所有客戶端完成對扣扣保鏢和惡意污蔑騰訊的隱私保護器的卸載,立即停止攔截騰訊和其他合法程序;公開承諾今后不攔截騰訊程序,公開承諾今后不發布攻擊騰訊產品任何軟件;向騰訊公開道歉賠償損失,“否則雙方將沒有和解的可能”。
360稱決定“擱置爭執”
在騰訊開完媒體溝通會之后,360發表公開信,表示“本著對用戶負責的精神,決定擱置公司與公司之間的爭執,但保留以法律手段追究騰訊公司誣蔑360安全產品的權利”。360公司在公開信中還向每一位受此事件影響的用戶表示歉意,“希望經歷過這個不眠之夜的互聯網用戶以理性、平靜的心態對待此次突發事件。而且,我們堅信,是非曲直自有公道,事態平靜下來之后再論是非為宜。”
值得注意的是,繼360前晚宣布關閉扣扣保鏢下載及其官方頁面之后,昨天早上360方面又通過彈窗方式向用戶表示,“因需送檢申請許可,決定召回扣扣保鏢軟件,暫停使用,請用戶卸載該產品”,并提供了卸載該軟件的鏈接。
不過,360方面并未對騰訊提出的三項和解條件作出任何回應,強調“360下線扣扣保鏢絕不是因為懼怕騰訊”,暗指這是因為昨晚有關部門強力干涉的結果,還呼吁用戶停用騰訊QQ三天,以示對騰訊公司不尊重用戶權益的抗議。
意外“收獲”
引燃網民造句高潮“3Q體”迅速躥紅
“3Q之爭”的一個意外“收獲”,是騰訊致QQ用戶公開信中的一句話迅速在網上走紅。
11 月3日晚,有網友在新浪微博活動平臺發起了引用騰訊公開信中的“我們剛剛作出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進行造句的活動,并被微博網友戲稱為“3Q體”。這一活動引燃了繼“凡客體”之后的又一個網民造句高潮,數萬網民集體通過這一活動發泄自己對“3Q之爭”的不滿,許多知名媒體和企業也用加入了“3Q體”造句的行列。
騰訊原文:
當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們剛剛作出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在360公司停止對QQ進行外掛侵犯和惡意詆毀之前,我們決定將在裝有360軟件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件。我們深知這樣會給您造成一定的不便,我們誠懇地向您致歉。
【萬能版】親愛的____用戶:當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們剛剛作出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在_____停止____之前,我們決定_______。我們誠懇地向您致歉。
【QQ好友版】親愛的QQ好友們:當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們剛剛作出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在360&騰訊停止掐架之前,我們決定暫時不上QQ,有事請電話、短信、郵件、微博、MSN、淘寶旺旺,你懂的。
【蘭州拉面版】親愛的蘭州拉面用戶:當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們剛剛作出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在沙縣小吃停止對蘭州拉面進行外掛侵犯和惡意詆毀之前,我們決定在販賣沙縣小吃的片區上停止販賣蘭州拉面。
【換崗版】親愛的互聯網用戶:當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們剛剛作出了一個灰常灰常(非常非常)艱難的決定,決定在大家的電腦沒有平靜之前,調動馬化騰任360董事長,調動周鴻祎為騰訊董事長。
【公共廁所版】親愛的公廁用戶:當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們剛剛做出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既然在小便池前不能大便,為公平起見,如發現在大便時小便的用戶,我們將取消其如廁資格,我們深知這樣會給您造成一定的“不便”,故把選擇“方便”的權利交給您!我們誠懇地向您致歉。
【特別繞口令版】360壯,QQ胖,360要把QQ綁在扣扣上,QQ不讓360把QQ綁在扣扣上,360非要360把QQ綁在扣扣上。不知是360最后把QQ綁在扣扣上,還是QQ最后沒讓360把QQ綁在扣扣上! (以上引自新浪微博)
>>騰訊360恩怨錄
◆9月27日,360安全衛士推出個人隱私保護工具“360隱私保護器”,指責騰訊QQ軟件窺視用戶隱私。
◆10月14日,騰訊正式起訴360不正當競爭,要求對方停止侵權、公開道歉并作出賠償,360隨后回應稱將對騰訊提起反訴。
◆10月29日,360推出“扣扣保鏢”安全工具,“閹割”QQ的多項功能。
◆11月3日16時33分,騰訊發布“致廣大QQ用戶的一封信”,決定將在裝有360軟件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件。雙方當晚數次過招。
◆11月4日上午,騰訊召開媒體溝通會,稱讓用戶“二選一”是無奈的選擇,并提供證據證明360惡意攻擊騰訊。隨后,360否認攻擊騰訊。當天下午,360稱在有關部門的調解下,雙方軟件恢復兼容。
>>專家點評
應該保護網民權利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認為,由于相關司法懲罰的不嚴厲,抄襲和壟斷已成為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最大的問題。
互聯網資深分析人士謝文認為,360和騰訊紛爭侵犯了廣大用戶的基本權利,把互聯網行業的競爭降低到了一個最低水平。法律專家胡鋼說,騰訊QQ和360在各自領域都占據了1/2以上市場份額,均構成了壟斷,未來兩家公司應會遭遇反壟斷調查。胡延平、曲曉東、蔣濤、馬光遠、王俊秀、劉興亮、謝文、方興東、項立剛等十名業內知名人士呼吁,應該保護網民知情權、選擇權、卸載權、隱私權、索賠權等五項基本權利。
涉嫌不正當競爭
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黃武雙教授表示,雙方目前的行為,首先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4條“經營者不得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規定。“如果雙方互相指責的內容不屬實,那就構成了詆毀商譽的不正當競爭。”
其次,騰訊單方面停止對裝有360軟件用戶的QQ服務,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2條“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的規定。“騰訊要求用戶刪除360軟件,否則便不能使用,這種做法即涉嫌附加不合理條件。”
最后,騰訊若依據用戶在安裝QQ時同意的《軟件許可及服務協議》第2.1條“用戶……不可以……使用插件、外掛或非經授權的第三方工具/服務接入本‘軟件’ 和相關系統”,否則依據第3.5條“騰訊有權……停止服務”來看,騰訊似乎已將360軟件視為非法外掛,繼而停止了QQ服務,但此種邏輯令人難以信服。 據新華社
>>外界反應
網民呼吁“尊重用戶”
目前用戶的態度主要分為三種:
1.絕大多數用戶(新浪科技投票者中的近八成用戶)認為,兩家公司均因私利而忽視用戶利益。
2.支持QQ者稱,360此前一度和瑞星、金山等大打“口水戰”,被指強行卸載競爭對手軟件和竊取用戶資料,且多次利用彈窗干擾用戶,對360已喪失信任。有企業集體卸掉360,留下QQ,稱“QQ不能卸,因為內部溝通全靠它”。
3.支持360的用戶指責騰訊壟斷,強制性逼著用戶卸載360無異于綁架和威脅用戶。有企業將電腦中的QQ卸載,但稱“等過了這幾天,肯定還得裝上QQ”。
總體上,絕大多數網民對兩公司的做法均表示嚴重憤慨和不滿。
截至昨晚記者發稿,已有85000多名網友在新浪科技頻道留言表示,無論360還是騰訊,都是為了商業利益惡性競爭,讓用戶受害是不能容忍的,呼吁兩家公司尊重用戶。
公開資料顯示,騰訊QQ目前有6億活躍用戶,360擁有3億用戶。數以億計的網民成為此次事件的受害者。
同行迅速“趁火打劫”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就在騰訊和360打得不可開交之時,互聯網同行開始借機爭取用戶。
兩家企業火拼一起,新浪開始大面積推廣其即時通訊工具UC,并推出“智者歸來”好友邀請活動。金山、卡巴斯基也開始挖360的“墻腳”,不失時機地宣布將旗下的殺毒軟件免費給用戶使用一年,金山還呼吁360向所有用戶道歉。
據悉,金山、百度、可牛、傲游將于今天上午10點召開聯合發布會,進一步宣布對360的抵制行動,并宣布各自的策略。
受益于360與騰訊大戰,金山軟件昨天在港市大漲17.857%,報收于4.620港元。而騰訊的股票則出現2個月來最大跌幅,下跌3.2%至181.10港元。
建站咨詢
如您有網站建設方面的需要,歡迎給我們留言或在線咨詢 *